Your browser does not seem to support JavaScript. As a result, your viewing experience will be diminished, and you have been placed in read-only mode.
Please download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or enable it if it's disabled (i.e. NoScript).
Fluent交流区
vof模型只有一个混合相的温度 所以你这个方式其实难以实现 现在新出来了一个欧拉-欧拉-vof 可以尝试一下 实际上更好的办法是直接采用欧拉-欧拉同样算一遍 这样你可以方便的获取出口温度 实际上这样的方法也不会有太大的误差
除开物理上的不守恒性的考虑 还有计算时的不收敛考虑 你可以通过fixed values的方式来操作 这种方式对于某些燃烧反应器还是可以用用的47207c3e-7358-418a-99bc-b76a77800a0a-image.png
连续方程 如果你是在模拟一个工程实际设备 这种不能达到-4的情况是比较常见 通常在-2左右 这代表在你的设备设计中间 真正的运行的时候 设备并不能保证一个进气和出气均衡的稳态(比如内部有一部分涡旋致使一部分进气永远在这里堆积) 而其他方面的原因上述几位已经讲解过了 对于工程模拟来说 连续性不达标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 你可以看看你的设备内部是不是存在涡旋流 或者是因为本身你的边界条件的设定是与实际不符合的 比如你在一个明显不均匀的出口面取了一个平均压力出口值 这样有的时候你需要扩充出口 直到真正符合工况的外界条件
TP_N 输出的是在一个颗粒簇中间(一般dpm都是用质量流量来算的)的真实颗粒数量 但是这些东西在17.0版本之前好用一点
@caizhao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2016JD025316 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上面链接打不开的话,可以用下面这个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2016JD025316
@发芽的土豆 : 感谢赐教,多谢了
@guanghuilineu 请问最后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这个液滴是三维的吧?我最近也在测试VOF计算表面张力的效果,误差也不小,但没你这么大
在方柱计算中,对升力系数进行FFT分析,取样数据点在10000左右,得到如下结果,主频与实验较为吻合,在高频处出现谐振,是由于方柱前缘分离剪切层中K-H不稳定性导致的升力系数高频振荡吗?谐振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诚心向各位前辈请教,求指导! FFT Power.jpg
大家好,我正在用fluent做一个表面反应的模拟,因为还在测试阶段,就使用了一个二维的平板来做,选用的体系为乙酸甲酯水解反应,选用了完全多组分扩散,因为液体的扩散系数一般在1E-9的量级,所以就设置了1E-9的扩散系数,发现输出的反应速率和我手算的相差很大,当我将扩散系数设小比如1E-5时,发现输出的反应速率和手算的数据就吻合的比较好,请问大家知道我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吗? 很简单的二维平板。1.png 这是我的反应设置。2.png 这是加入了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情况,误差在30%double.png 这是只有一个正反应的情况,结果直接相差两个数量级。 dan.png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与帮助,我尝试一下。
@楼道男孩 SA用来射流中不多,一般用 k-w之类的 或者v2f
空气龄这个概念在通风领域应用比较广泛,我对此不大了解,但觉得这个物理概念上和停留时间相似。 因此扩散系数本质上于空气或者示踪气体扩散系数相似。 相关理论可以参考一下 https://age-of-air.forumotion.com/
openfoam 里面的空气龄有个类似的solver, 可以参考一下 (19楼) https://www.cfd-online.com/Forums/openfoam-post-processing/68300-mean-age-air.html
@vllst 你好请问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zhijie 感谢您提供的相关宏和帮助,我再继续寻找一下相关资料
尝试一下SPH或者MPS方法?
各位老师w71h11131532_1601213641_696.png ,我想模拟一下油滴在超临界水里下落过程中的对流和扩散问题: 初步打算用VOF模型来捕捉相界面,但有一个问题VOF并不能解决扩散的问题。请问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用UDF/UDS来解决扩散项的问题,请问能不能分享下类似的代码?
在利用per phase求解湍流方程时,可以用以下语句获取各相指针。 Domain *dp = Get_Domain(2); /primary phase domain pointer/ Domain *ds = Get_Domain(3) ;/secondary phase domain pointer/ Thread *tp = Lookup_Thread(dp, 7); Thread *ts = Lookup_Thread(ds, 7); 2,3分别是各相domain_id,7为区域ID,可以从用户图形界面获得
@纵浪大化 好的,常常交流联系
@西湖冷月 nice兄弟,d=====( ̄▽ ̄*)b
kOmegaSST和kEpsilon印象中是比较好收敛的两个模型,其他的用起来似乎都不太顺手,当然最重要的是结果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