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 登录
    • 搜索
    • 最新

    pimple算法的流程图

    OpenFOAM
    6
    15
    2374
    正在加载更多帖子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S
      Samuel-Tu 最后由 编辑

      dear forumers:
      写论文想用一下pimple算法的流程图,这样直观一些,大家有没有借我参考一下,我自己对这个算法感觉也是有点懵。。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C
        cccrrryyy 教授 最后由 编辑

        简单的话,速度->压力及压力修正(多步),然后从头再来直到收敛,应该就可以了吧。

        I don't want to survive, I want to thrive.

        S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S
          Samuel-Tu @cccrrryyy 最后由 编辑

          @cccrrryyy 谢谢回答。我的理解是PIMPLE有一个外循环和内循环。内循环是压力修正,外循环是动量预测,但是松弛系数在哪里添加我不清楚。。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浪
            浪迹天大 最后由 编辑

            苏老师培训讲义里有这个流程图,如果你能搞到 话。

            OpenFOAM 学习交流:https://openfoam.top

            S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S
              Samuel-Tu @浪迹天大 最后由 编辑

              我在论文里看到一个,大家看看对不对阿
              8364bc4499fee5d195f742f15d45344.png

              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C
                cccrrryyy 教授 @Samuel-Tu 最后由 编辑

                @Samuel-Tu 基本就是这样。参考rhoPimpleFoam的源代码。外循环外面的Compute rho(Move mesh下一个)那个地方严格来说有一个判据的,但好像不同版本之间这个地方也是改来改去。Solve energy之后是物性的更新,包括黏度、比热之类的,然后在压力方程的最开始更新密度(rho = thermo.rho())。

                I don't want to survive, I want to thrive.

                S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S
                  Samuel-Tu @cccrrryyy 最后由 编辑

                  @cccrrryyy 谢谢了,这个回答对我很有帮助。因为我是对不可压缩流体进行了pimple算法的开发,所以没有rho和energy,也没有move mesh。我主要是关注u和p的两个循环对不对。这个图跟我理解的差不多。。我改一改嘿嘿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S
                    Samuel-Tu 最后由 编辑

                    有个地方不太对劲,内循环里的New p guess,似乎应该是new u guess,这个地方的公式应该是重算了面通量。。

                    S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S
                      Samuel-Tu @Samuel-Tu 最后由 编辑

                      @Samuel-Tu 搞错了,最后一次迭代才重建面通量,这里我感觉就是new u guess

                      winsway_zero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winsway_zero
                        winsway_zero @Samuel-Tu 最后由 编辑

                        @Samuel-Tu 大佬,期待你搞一个附带公式的流程图:140:

                        S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Q
                          qingdong_wang 最后由 编辑

                          我毕业论文做的气泡流, 写了一个simple, piso,和pimple的框图,也不知道对不对,发在这里给大家参考一下。
                          https://de.overleaf.com/read/dnknwzrgmdkw!
                          SIMPLE
                          diagramm_of_simple.png
                          PISO
                          diagrammOfPiso.png
                          PIMPLE
                          pimpleFlowChart.png

                          李东岳 S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李东岳
                            李东岳 管理员 @qingdong_wang 最后由 编辑

                            @qingdong_wang 感谢分享!

                            CFD高性能服务器 http://dyfluid.com/servers.html
                            2023年,线下CFD课,预热一下 http://dyfluid.com/class.html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S
                              Samuel-Tu @winsway_zero 最后由 编辑

                              @winsway_zero 😓,我可不是大佬,等我论文发了,就来补充

                              winsway_zero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S
                                Samuel-Tu @qingdong_wang 最后由 编辑

                                @qingdong_wang 看起来很对,如果有松弛的描述就更好了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winsway_zero
                                  winsway_zero @Samuel-Tu 最后由 winsway_zero 编辑

                                  @samuel-tu 为什么感觉PIMPLE才是真正的PISO算法,而PISO算法只是进行了多次压力和速度修正,在OpenFOAM中并没有判断一个时间步内收敛与否。从流程图上看也没有区别,https://marinecfd.xyz/post/piso-algorithm/ 这个帖子还对PISO的细节进行了分析。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