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自然对流情况下的热仿真,结果温度比实际高很多
-
各位老师、CFD同僚:
最近在做自然对流情况下的热仿真,主要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来验证仿真准确性,为之后的仿真做准备。
模型本身非常简单,就是一个采购的成品电源放置在实验室内,室温20℃,底部垫起不与桌面接触,通电后测量外壳上特定点的温度并记录,实验显示热功率33W,稳定温度约为47℃,如图所示:
电源外表面是铝合金喷砂雾银阳极氧化处理的,电源内部结构拆出来如下图,电源内部是填满了灌封材料的,材料性质尚不明确。
我在仿真的时候,将电源模型简化为如图所示:
电源内部其余部分全部假定为灌封材料(fluent中命名为pu,导热系数设为0.7),电源外部设置一6m×6m×3m的外场模拟房间,仿真时考虑了自然对流(k-w SST)和热辐射(DO模型),具体设置如下:
上图设置了电源外壳表面发射率为0.85
这样设置了之后,仿真得到相同位点上的外壳温度有72℃,比实测值高出了25℃,请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我设置上还有什么问题吗?
-
仿真结束的时候室温还是20度么?
有没有考虑温度越高,加热过的空气密度越低,对流会强烈。如果房间被加热,还会向外辐射。
实际中,房间向外辐射多少且不说。钢筋混凝土也会吸热。
比如说,背阴的房子“阴凉”,就是房体、地基(山里的阴凉就是山体很难暖热)温度低,进去很难把房间暖热。仿真中的模型应该是理想绝热的。墙体、地基有没有设定材料,算比热容什么的。地基的吸热应该比墙体吸的更多。墙体还有个厚度,地面是无限厚的。应该设定个固定温度之类的。
可以检查下散热片附近的流场有没有加强,墙体、地面的温度升高多少。
2023年4月13日 13:35
2/2
2023年4月30日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