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luent

Fluent交流区

1.0k Topics 4.5k Posts
  • 2 Posts
    1k Views
    Y

    已经解决了!谢谢各位

  • 10 Posts
    9k Views
    evensunE

    我补充一句,最近也在写湍流模型UDF,需要用到壁面距离,发现C_WALL_DIST不能用之后不信邪,测试了很多(一个多小时测了十几二十个case),终于测试出来发现:
    C_WALL_DIST只有在选择了fluent已有湍流模型(我选了k-omega)的时候才能用,而当选择了laminar模式,用自己的湍流模型UDF的时候,如果涉及到C_WALL_DIST,就会报错。我的fluent版本为2022R2

  • tecplot消除多核计算的分界线

    1
    1 Posts
    989 Views
    L

    d8ddb624-ae67-45a5-b91b-a37014bcda10-image.png
    最近用tecplot处理fluent云图,发现在应用edge时,出现了图示裂痕,怀疑是多核计算造成的。有大佬知道怎么解决吗?我目前了解到的是用单核打开,再输出tecplot文件。不过好像也有概率问题,并且算例较大且多,每次都这样很麻烦。有比较好的方法吗?

  • 多孔介质干燥问题

    2
    2 Posts
    1k Views
    B

    热空气从左到右,一开始假设热空气中没有水蒸气,开启多组分模型(空气+水蒸气),中间多孔介质区域设置了一个水蒸气的源项,为什么中间多孔介质区域中水蒸气质量分数比干燥后的空气中水蒸气少?为什么右边水蒸气质量分数一直没啥变化?

  • 1 Posts
    923 Views

    请问各位优秀的学术者,我现在已经用fluent算完了一个三维冷态的(即没进行点火燃烧)超音速燃烧仿真,现在想要去分析计算域里某一截面上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效率,但是这个 a 的值我没办法直接获取,因为这个截面上的燃料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用fluent里面自带的面加权平均来算的话,这个 a 的值就比实验值小很多,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在fluent或者tecplot、cfd-post这样的后处理软件怎么去正确获取a的值呢?谢谢各位

    混合效率.png

  • 1 Posts
    711 Views
    W

    3965ae40-ebda-4f61-8653-2c5c5e4bbc2e-0e3073cf46e92704523c1c59afe2762.png

  • fluent做三维底吹可压缩气体

    1
    1 Posts
    729 Views

    91dd3661-b2f2-42ff-8ee0-667296957aaa-image.png
    在计算过程中,每一次迭代之后连续性方程的残差呈现递增的趋势,请教一下这是为什么?

  • 2 Posts
    2k Views

    一般这种都是自适应网格加自适应时间步长。可以看下osterman, dular 2009的一篇文章,他用vof加自适应网格算超声空化的空泡。

  • 2 Posts
    1k Views

    第一步,先算稳态的, 用simple算算看看能不能产生非对称尾迹。然后用这个作为初值计算。
    第二步,换成其他的湍流模型试试, SA模型我用的不多,fluent的SA模型的话,里面的参数设置可能跟标准模型有差别, 可以参考NACA turbulence resources 里面关于SA模型的说明。
    还有一点,默认的收敛依据10-3可能不是特别好,可以试试把收敛依据降到1-10以下, 固定迭代步数,例如可以设置成10, 即每个时间步迭代10次收敛。

  • 用于实现吸收空气中CO的源项UDF

    1
    1 Posts
    832 Views
    D

    计算域某个区域可以吸收CO,吸收的CO的量与该区域的每个网格单元本身的浓度值成正比,请问各位老师这个UDF对吗,我设置了这个之后CO浓度无变化

    #include "udf.h"

    DEFINE_SOURCE(co_absorption, c, t, dS, eqn)
    {
    real S;
    real Ci;

    Ci = C_YI(c, t, 0); // 获取CO的浓度,假设CO是第一个组分(编号为0) // 计算吸收区域吸收CO的量 S = -0.0064 * Ci; // 更新源项数组 dS[eqn] = S; return S;

    }

  • 1 Posts
    668 Views

    请问大佬们知道怎么用starccm实现传送带(带凸起)的运动吗。
    目前能想到的就只有给凸起物一个个建模设置好运动路径,但应该有更简单的方法吧。提前感谢各位大佬。
    0ae2d1b3-d3ba-4382-8cac-a470e7232877-image.png

  • fluent模拟压力旋流喷雾

    1
    1 Posts
    1k Views
    T

    首先在稳态条件下模拟一个风流场,然后利用dpm模型模拟压力旋流喷雾过程,试跑的过程有的方向能喷, 有的方向喷不出来是为什么,新手求帮助ebb4c6e2-270a-497e-a003-fb08d398d4bd-image.png
    z两个方向可以喷,但是换到-y方向时候就喷不出来

  • 1 Posts
    1k Views

    论坛里面有没有高手遇到overset 的后处理问题:
    问题描述:fluent overset 方法计算翼型表面转拟,但是在显示翼型面上切应力时,数据分布呈现锯齿状分布。
    下图1是overset cell type.
    9de13be5-dde7-4e34-ba97-95264d78b5b8-image.png
    图2是翼型表面的切应力
    5b284d9b-e3bc-45a4-b92e-d749155a96c3-image.png

  • 关于速度入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UDF

    2
    2 Posts
    2k Views
    N

    报错了,我检查不出错误,希望有前辈能够指导一二

  • 1 Posts
    1k Views
    D

    1710316733826.jpg

    使用滑移网格fluent报错:Note: zone-surface: cannot create surface from sliding interface zone.

  • CFD结果渲染

    6
    6 Posts
    4k Views
    huntersongH

    x3d
    用这个导出,导入到blender

  • fluent数据处理成二维数组

    3
    3 Posts
    3k Views
    N

    不知道当时的问题是否解决了,我去年做的一部分工作里面也需要相关的处理。当时采用的Matlab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不过在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将 x,y当中一些极小的值变成0,比如10的负十几次方的值,因为这些fluent输出的值可能会对处理产生影响,然后导入程序就可以变成矩阵形式了,程序大概如下。供以后有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data1 = xlsread('D:\User.....');

    % 获取X、Y坐标和密度值的向量
    X = data1(:, 1);
    Y = data1(:, 2);
    density = data1(:, 3);

    % 确定X和Y的唯一值,并按升序排列
    unique_x = unique(X);
    unique_y = unique(Y);

    % 创建行列编号映射表
    x_mapping = containers.Map(unique_x, 1:length(unique_x));
    y_mapping = containers.Map(unique_y, 1:length(unique_y));

    % 初始化矩阵
    num_rows = length(unique_y);
    num_cols = length(unique_x);
    densityMatrix1 = zeros(num_rows, num_cols);

    % 将密度值填充到矩阵中
    for i = 1:length(X)
    row = y_mapping(Y(i));
    col = x_mapping(X(i));
    densityMatrix1(row, col) = density(i);
    end

  • 1 Posts
    1k Views

    a80fed28-45ef-4507-a08d-13abf19c7ccc-image.png 这个udf具体该怎么编写和使用?

  • 4 Posts
    3k Views
    X

    loop的是面网格上的所有网格。你的需求应该能实现,最简单的办法是,每个面网格中心去读一遍文档,把散点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个点的速度赋给所在网格。但是会有其他问题,散点疏密是不是和面网格疏密比较匹配,也许一个面网格配多个散点或者反之。

  • 1 Posts
    971 Views
    P

    想设置一个壁面接触角随时间增加减小,用公式描述
    QMF9EZM9NI7B{$AS17ASF{M.jpg
    但是模拟过程中不到0.01s就已经完全铺开了
    8d0dfcc4-1ada-4bec-8a31-d4000f59d818-0~FKZ}KBX0WEF3X7@2%@NTD.png
    接触角为定值的时候没有问题,请问接触角随时间增加减小的设置哪里出了问题,该如何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