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层流模型求解湍流时发散的思考
-
求解层流直接求解,而湍流流动则需使用湍流模型,湍流模型是为了更好的考虑湍流流动自身所具有的三维非定常效应,也正是基于此,提出了像涡粘模型,雷诺应力模型,大涡模拟等系列方法,而DNS则是通过直接求解全尺度的漩涡直接求解流场,也就不分层流或者湍流,那么openfoam中层流计算laminar不也是这样吗,当然具体离散和求解还是有所区别,也就是将laminar叫做q-DNS,也有相关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当然为了满足DNS的空间分辨率,网格十分的小。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直接在粗糙网格下不使用任何湍流模型,而直接用laminar对湍流进行计算,然后计算直接发散,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导致的,单从网格分辨率角度来看,不应该只是捕捉不到细致流场吗,也就是计算结果精度太差,那为什么网格粗糙会导致发散而精细网格却要好很多呢? -
自己刚入门Openfoam在跑一些简单算例,湍流模型那忘记改了,就还是用的laminar,然后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
我最近也发现一些类似的问题,openfoam求解时库朗数过大会直接发散,对于多相流求解器在1.0以下基本能够稳定求解,对于LES和qDNS可以大一些,但是从求解上来讲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满足CFL小于1.0?
2020年11月29日 12:54
7/9
2020年11月30日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