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 登录
    • 搜索
    • 最新

    请问DPMFoam不能用于非常精细的网格的模型么?

    OpenFOAM
    5
    17
    2823
    正在加载更多帖子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Z
      zhangxc0223 最后由 编辑

      DPMFoam只能处理当网格的三个维度尺寸都大于颗粒尺寸的情况?请问如果是颗粒尺寸大于网格尺寸的话,会有什么影响?

      我的算例中,近壁区域的网格法向尺寸比颗粒小得多,其他远离壁面的地方网格比颗粒大。这样的算例可以运行流畅,并没有崩溃,而且从颗粒的速度曲线来看,也还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所以想问问用DPMFoam算网格小于颗粒的模拟,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通过修改DPMFoam弥补么?还是只能用其他的solver来求解气固流了?

      先谢谢各位了:xinxin: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李东岳
        李东岳 管理员 最后由 编辑

        对于你的粒子尺寸特别大的地方,我想看下你的相分数值是多少?

        请问如果是颗粒尺寸大于网格尺寸的话,会有什么影响?

        理论如下图所示。除了相分数有问题,耦合算法也不好计算。

        捕获.JPG

        线上CFD课程开始报名:http://www.dyfluid.com/class.html

        CFD高性能服务器 http://dyfluid.com/servers.html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Z
          zhangxc0223 最后由 编辑

          谢谢东岳老师回复。

          我的近壁区域的网格尺寸是,0.15D×1.87D×6.14D,其中D是粒子圆直径,这样算下来相分数大概是0.456. 在这个相分数的情况下我的算例是可以运行的,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但是当我再继续扩大粒子直径到2D,网格尺寸不变,相分数变为0.057,这样的情况下,算例会很快崩溃,速度场上也有奇点,请问这种情况是不是就是您说的问题导致的?

          李东岳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李东岳
            李东岳 管理员 @zhangxc0223 最后由 编辑

            @zhangxc0223 不确定,我说的那个是普适性欧拉拉格朗日的问题,确实存在的。只能说很有可能是这个问题

            欧拉拉格朗日要求网格尺度大于粒子尺度

            线上CFD课程开始报名:http://www.dyfluid.com/class.html

            CFD高性能服务器 http://dyfluid.com/servers.html

            Z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Z
              zhangxc0223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东岳 请问还有哪些求解器适合这种情况的气固两相流,主要用来查看粒子的速度和分布情况,还有流体的速度?sprayFoam也是欧拉拉格朗日求解器,所以应该也会有一样的问题。那twoPhaseEulerFoam呢?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液
                液固两相流 最后由 编辑

                如果不考虑相分数的情况下,颗粒的粒径可以大于网格尺寸吗?@东岳

                李东岳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李东岳
                  李东岳 管理员 @液固两相流 最后由 编辑

                  @液固两相流 不考虑耦合就可以

                  线上CFD课程开始报名:http://www.dyfluid.com/class.html

                  CFD高性能服务器 http://dyfluid.com/servers.html

                  液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刘
                    刘雄国 最后由 编辑

                    OpenFOAM 颗粒的粒径可以大于网格尺寸, 这个库是有bug的,你需要花时间认真读读

                    A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液
                      液固两相流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东岳 目前我的认知是,在单相耦合的情况下,对于颗粒的受力计算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在openfoam中,将颗粒简化为一个点,如果颗粒大于网格尺寸,可能对于颗粒受力的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虽然颗粒小于网格的话貌似这种简化也会带来误差!
                      @刘雄国 您所说的bug指的是哪一块啊?

                      A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A
                        Ant @刘雄国 最后由 编辑

                        @刘雄国 目前也是在做这块东西,对粒径和网格大小关系上被困扰很久,现在也没有完全弄明白,请教您说的bug是指哪方面呢?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A
                          Ant @液固两相流 最后由 编辑

                          @液固两相流 受力影响我感觉只是一方面,另外阻止颗粒过度堆积使用的几个应力模型,相分数都是默认小于1,DPM和MPPIC应该都是调用相同的应力模型,一旦超出堆积极限,应力和应力梯度就会极大,进行颗粒位置和速度修正的时候就会导致颗粒速度极大,导致发散。目前也在学习中,很多问题还没搞清楚。

                          液 Z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液
                            液固两相流 @Ant 最后由 编辑

                            @Ant 由于我计算的工况,颗粒浓度很小,所以我没有考虑相分数,以及颗粒之间的碰撞

                            A 李东岳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A
                              Ant @液固两相流 最后由 编辑

                              @液固两相流 恩,那情况有点不同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李东岳
                                李东岳 管理员 @液固两相流 最后由 编辑

                                @液固两相流 非常稀疏?有轨迹交叉现象么?液固密度比多少?

                                线上CFD课程开始报名:http://www.dyfluid.com/class.html

                                CFD高性能服务器 http://dyfluid.com/servers.html

                                液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Z
                                  zhangxc0223 @Ant 最后由 编辑

                                  @Ant 请问是不是考虑了颗粒-颗粒碰撞之后,就不会有这个颗粒堆积使用的问题,因为颗粒颗粒之间的间距考虑进去了?

                                  A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A
                                    Ant @zhangxc0223 最后由 编辑

                                    @zhangxc0223 DPM和MPPIC调用的模型不同,这两种方法使用的是同一个solver,原来我以为这两种方法调用相同的法相应力模型,我理解应该不对。DPM应该只是使用碰撞模型对颗粒位置修正,DPM的作用距离应该就已经起到了防止过度堆积的作用。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液
                                      液固两相流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东岳 固体密度是2650kg/m3 液体是1000kg/m3,没有轨迹交叉现象,颗粒的体积分数小于1%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