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Fluent
  3. 如何选择湍流模型

如何选择湍流模型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Fluent
5 帖子 3 发布者 5.3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C 离线
    C 离线
    charles1992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

    各位老师,前辈大家下午好,想请问一下,在模拟管道内气液两相流的时候,如何选择湍流模型,(层流或者湍流?常规的判断方法是计算流动的雷诺数,且认为在内流情况下,雷诺数大于2300即被认为湍流流动,那么我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我气液两相的速度不一样,这种情况,该如何去判断呢?有没有理论判断依据,谢谢各位老师,前辈,祝周末愉快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I 离线
    I 离线
    ibelief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
    1. 推荐选择湍流模型
      2.推荐使用RSM
      3.关注主流区的话,k-e 以及相关的也似乎可以用
      4.更多的可以参考陶文铨老师数值传热学第九章 湍流模型部分
      5.可以看看之前的参考文献

    努力收敛

    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j刘侃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

    这种判定要看你的场合 如果是一些工程项目 可以按照最大的Re来计算
    如果一些学术发表 而你又是做纯粹的理论研究的 我觉得这可能还是目前的一个挑战
    什么时候变成湍流 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困难的问题
    管内流的判定可以采用2200左右的判定
    湍流模型因为你利用的是Fluent 还是一个精度和效率的综合考虑
    毕竟主要你需要在工程上有价值
    Realizable k-ε 是比较常用的模型 RSM从理论上因为对雷诺应力进行了分解 在一些旋流上应该会好一点
    实际上 真正选择哪个模型 最好的办法还是利用试验数据做对比
    Fluent是一个工程软件 最终你需要对比

    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C 离线
    C 离线
    charles1992
    在 中回复了 ibelief 最后由 编辑
    #4

    @ibelief 谢谢你,我后面关注一下陶老师的书:xiexie: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C 离线
    C 离线
    charles1992
    在 中回复了 l.j刘侃 最后由 编辑
    #5

    @l-j刘侃 谢谢刘侃老师,参考文献对于T型管气液分离,大多用的RNG k-e模型,我回头认真比较一下,
    谢谢:xiexie: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