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OpenFOAM
  3. twoPhaseEulerFoam中的IATE模型系数

twoPhaseEulerFoam中的IATE模型系数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OpenFOAM
34 帖子 2 发布者 22.8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8

    这种情况,我一会再测试一下Crc和Cti是否参与了计算,谢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解答我的疑惑,谢谢:xinxin3: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9

    有进展么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U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20

    @李东岳 目前是这样的,按照东岳老师您的意见更改完以后,是可行的,Crc和Cti均可以正常参与计算了。但是计算结果和在windows下仅仅返回R的计算结果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其中原因。目前正在使用老师您的结果在跑,观察计算结果,十分感谢东岳老师的帮助:high:
    第二种是仅仅把

    return tR;
    改成
    return R;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1

    结果怎么样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U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
    #22

    @李东岳 已经完全正常了,多谢东岳老师一路指点,谢谢。首先能获得结果,然后再获得精准的结果:146: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3

    好。

    IATE这个目前研究的少,你可以试试。也可以用其他模型对比下。很多模型可以选,比如矩方法、section方法、n传输方法、OPOSPM等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4

    好的东岳老师,我再琢磨看看,感谢感谢:xinxin: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5

    结果怎样了,有什么进展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6

    感谢李老师还一直挂念,目前还在用ITAE计算一些工况水一水毕业论文,计算结果是正常的。您上面说的方法在双欧拉里面可以选嘛,怎么使用还请李老师指点一下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7

    完全没问题,目前我对OpenFOAM双欧拉模型中植入DQST算法非常感兴趣。不过自己一直没时间做。如果你读博士的话,或许可以搞一搞。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U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28

    @李东岳 谢谢东岳老师,如果确定读博再深入学习看看能不能尝试下,最后还是很感谢李老师一直的指导,祝愿中文网和OKS课程红红火火:xinxin2: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upc_ngh 最后由 编辑
    #29

    @upc_ngh 看到你在别的帖子回复了 我在这里回你 你这个IATE的算的怎样了 我一直打算玩这个呢一直没空 成果搞出来发出来看看啊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U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30

    @李东岳 主要是用来算液固流的,因为缺少固体颗粒破碎和聚集的效率因子,算出来的粒径分布和实验还是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大致就像下面这样。因为想做出固相沉积的样子,所以看到老师上个帖子有算沉积的,想学习一下,结果感觉自己植入太难。估计得再报一次补习班了。:xinlei:
    粒径分布.jpg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1

    @upc_ngh 在 twoPhaseEulerFoam中的IATE模型系数 中说:

    缺少固体颗粒破碎和聚集的效率因子

    这个篇流体力学了,可能得找找流体力学的东西了。然后在CFD里面植入一下。

    你那个图,DPMFoam是预测出来的结果?聚丙破碎怎么弄的?

    另外IATE用于气固?之前有先例么,我这面看的都是用于气液。

    还有,粒径分布那个很难预测的特别好。你那个结果,放到sci里面,也说得过去。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U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32

    @李东岳 DPM那个是自己在paiSpring那个模型下面添加的颗粒碰撞聚集得到的结果,粒径分布是还可以,但因为实际工程中固相颗粒数量很大以及流场压力不稳定,计算起来非常慢就没有再去接着做了;IATE用到液固我也没见过,就是做着看看,找不到相关的参考文献,就大致算成这样,就准备放论文里面了。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老师,就是老板准备让植入一个1D的管道沉积模型,想要看看在openfoam框架下能不能做,具体内容这篇参考文献:[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0410520310585]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upc_ngh 最后由 编辑
    #33

    @upc_ngh 我大略看了一下,如果正确的话,无非方程1、2、3、10、11,离散形式是18、19、21、22、23,完全可以植入。不过没看明白为什么要做1维的算法,莫非管道很长为了节约时间?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U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U 离线
    U 离线
    upc_ngh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34

    @李东岳 对的,大概有十几公里,那谢谢东岳老师,我再使劲努努力钻研一下。个人觉得根据文献植入算法太难了,虽然能看懂离散和求解过程,但是想在openfoam里面实现觉得难度挺大的,当时老师您带我们植入的单相可压缩的,目前这是两相可压缩,我努力努力,再次感谢东岳老师的持续关心:xinxin: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