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用 buoyantBoussinesqPimpleFoam求解器做一个求解器发现了一个小bug
将buoyantBoussinesqPimpleFoam代码文件复制出来,重新编译发现会出错
上图
我又在OpenFOAM5.0上尝试了下,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Dingcy
@Dingcy
Dingcy 发布的帖子
-
OpenFOAM3.0.0的一个小bug
-
RE: OpenFOAM中动量方程扩散项的问题
@东岳 我大概理解您说的意思,就是道行不够形成不了详细的数学表达式。
MMTB算是冶金领域里标杆式的期刊了,可惜的是冶金的期刊分区都上不了一区,MMTB在JCR分区也是二区,中科院分区好像更低 -
OpenFOAM中动量方程扩散项的问题
首先贴出动量方程,这张文章的截图引用自冶金领域公认SCI(MMTB)
式中的有效黏度(effective viscosity)为层流黏度与湍流黏度之和,我平常对湍流黏度的理解即为论文中湍流黏度的公式定义。但是在openfoam中UEqn.H文件中对此项的编写为turbulence->divDevRhoReff(rho, U),对此我不是很理解,此项具体返回的是怎样的表达式呢?
在OpenFOAM的算例constant文件中设置了层流黏度,湍流黏度的边界是在0文件中的nut中设置的吗?
nut与turbulence->divDevRhoReff(rho, U)有怎样的联系吗?
对于turbulence->divDevRhoReff(rho, U)这一项的理解我也查阅了一下,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链接中Tobi的解释,他的解释中表达式和我图片中贴的是一回事吗?
网站链接如下:https://www.cfd-online.com/Forums/openfoam-solving/58214-calculating-divdevreff.html
(可能要使劲往下翻一翻
)
问题有点多,我可能是个问题少年 -
RE: 有关p_rgh收敛的问题
@dzw05 中间过程对我来说很重要,我研究的对象就是中间过程。至于最后一个压力残差值的问题,我不太确定呀,我曾经也像你那样想过,能有一个解释或者说明吗?比如为什么下一个时间步第一个压力残差不是接着上一个时间步最后一个压力残差而是接着上一个时间步第一个压力残差值呢?还有商业软件为什么最后都是一个压力残差值呢?
-
RE: 有关p_rgh收敛的问题
@dzw05 瞬态问题有时候会趋于稳态,比如我所研究的问题,中间包内加入示踪剂后,一直注入的是水,最后中间包内全部充满了水,这不就趋于一个稳态吗?增加nCorrectors我确实试过,比如nCorrectors调到4,它会有4个压力残差值,前几个压力残差值还是比较大,越靠后的压力残差值越小,我可以直接以最后一个压力残差值作为评判标准吗?
-
RE: 冶金领域做OpenFOAM的,让我看见你们的双手
@东岳 老师有打算往开源发展的势头,我现在的硕士课题相对问题还比较简单,估计课题组以后也要往流固耦合、气液两相流方面做了。我有种强烈预感,联系你的人我认识,而且我还预感10%的概率是我老师。
哈哈哈哈
祝您今年一切顺利啦 -
RE: 有关p_rgh收敛的问题
@东岳 我调过那种适应步长的方法,时间步长也挺小的。这里我说句题外的,师兄曾经用CFX计算过RTD的问题,据我问师兄,他的库朗数达到了100左右,我感觉简直不可思议,最后出的结果也挺好的(结果对错我不知道),看着挺正常的,库朗数太大也不行了吧,我感觉
-
RE: 有关p_rgh收敛的问题
@东岳 模型特别简单,网格质量也是1,我这两天又看了看OpenFOAM官方的求解器pimpleFoam,这个求解器求解压力也是PIMPLE算法,我发现它设定的时间步长也是非常小为0.001。我运行过这个求解器,发现瞬态过程仅仅计算1s也需要很长的计算时间。把pimpleFoam求解器的时间步长改到0.5,发现出错
对于瞬态问题的求解,为了得到好的收敛标准可以尽量缩短时间步长吗?这样不是加大了计算量了? -
RE: 冶金领域做OpenFOAM的,让我看见你们的双手
@李东岳 目前的硕士课题做的是示踪剂密度对中间包RTD曲线的影响(就是中间包内流场和溶质传输问题的),我们这行的,大部分在用ANSYS,我们课题组也就剩我自己一个做OpenFOAM了,所以一直想找个伴